湖北日報訊 記者 盧平川 江萌 胡弦
  閱讀提示
  湖北“春風行動”給江城吹來新氣息:武漢春季各行業招工崗位約10萬個,其中3.1萬來自製造業,提供崗位的企業絕大多數位於三環線以外。以武漢主城的邊界線——三環線為圓,環城四大工業板塊正成為吸引新增就業的主陣地。
  就業版圖變遷,帶來串串疑問:“新武漢造”到底要吸納多少人?武漢搶食人口紅利的時間還有多久?環城就業,如何留人更留心?
  “持續高強度投資,‘新武漢造’開始發力,由此引發的新一輪用工潮來了!”對於本報昨日所作報道《“新武漢造”躍居招工榜首》,武漢市經信委主任餘信國倍感欣喜。他介紹,“十一五”期間,武漢年平均工業投資僅600億元;而“十二五”預計年平均將達2000億元。“武漢從2011年起實施工業倍增計劃,在三環線外的新城區佈局大光谷、大車都、大臨港、大臨空四大工業板塊。隨著項目陸續建成,現在已逐步進入投產釋放期,製造業很可能在較長時期持續領跑招工榜。”
  一個車廠至少需要1萬人“新武漢造”步入潛能釋放期
  製造業用工胃口驚人。聯想(武漢)生產基地負責人介紹,該基地去年底投產,月產能100萬台手機和平板電腦,用工3600人。今年其目標月產能是300萬台,一季度新增用工3000人,年內用工數將超1萬人。“新武漢造”未來用工需求量多大?目前尚無權威預測。餘信國舉例,以設計年產30萬輛的東風雷諾項目為例,預計整車廠用工2000人,按1:4的整車與配套廠崗位比例,至少可拉動1萬人就業。像這類10億元-50億元的項目今年有10個要投產,明年、後年東風格特拉克變速箱、武橋海工裝備產業園、百傑瑞新材料、霍尼韋爾渦輪增壓器等一批項目將竣工投產,又將新增數萬崗位。
  大光谷南部的金口,一旦通用汽車投產,各種配套項目共可提供10萬崗位。
  金口只是武漢工業倍增建設的新城之一,按此前計劃,武漢工業倍增力度將持續至2020年,算上化工新區、陽邏、前川、常福等地,未來幾年製造業用工需求在數十萬人。
  人口紅利終結期?武漢還遠著呢!
  製造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,勞動力供應跟得上嗎?
  去年曾有媒體報道,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在漢預測中國人口紅利或於2015年消失。“人口紅利”是指一個地區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於50%時,就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人口條件。有人擔心,沿海地區出現的“招工難”、“用工荒”等現象會不會向中部傳導?
  武漢市聘請外地專家,去年調查出台的《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人口適度規模調控研究》顯示,該市人口紅利還有較大空間。目前,武漢勞動年齡段人口有所下降,但勞動年齡人口高達660多萬,占總人口比例78%。其中,21歲-40歲的青壯年人口350多萬。蔡甸區的一項調查顯示,該區18歲至55歲的人口為17萬,其中僅5萬人外出務工,尚有10餘萬青壯勞力可供吸納。這些都表明,武漢“人口紅利”依然存在。
  餘信國認為,如果算上省內城市向武漢輸送的就業人口,武漢離人口紅利終結至少還有10年至15年時間。省勞動就業管理局的數據也證實,目前全省外出務工者多達1100萬人,其中一半選擇在省內就業,武漢無疑最具吸引力。
  外來工新區就業來得急更要穩得住
  富士康武漢科技園負責人介紹,該生產基地目前有1.6萬員工,其中80%以上來自武漢市外;聯想武漢產業基地的員工也有85%以上來自武漢市以外。
  在大量外來工人背井離鄉,洶涌流向三環線外工業區時,這些工業區具備了讓他們安心工作的環境和條件嗎?
  情況似乎不容樂觀。
  武漢市人社局調查顯示,目前,80%以上的製造業企業一線從業人員極不穩定,員工流失率偏高。有些大型企業每月流失率超過15%。
  聯想(武漢)產業基地相關招聘人員透露,目前生產線上操作工95%以上為“90後”,新一代打工者與他們的父輩相比,並無太大養家糊口壓力,不願意上夜班,而更願意從事相對輕鬆的服務業崗位。由於產業基地剛剛投產,廠區周邊沒有餐館、商店,購物娛樂設施缺乏,這也成為留人的軟肋。
  大批招人、大批流失、再大批招人,不少企業陷入招工怪圈。同時,隨著武漢周邊縣域工業園區的發展,許多縣市打出“在家就業好,照顧老和小”的廣告,力圖留住外出腳步,“新武漢造”招兵買馬面臨著更多競爭。
  省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皮廣洲指出,良好的薪資待遇和用工環境,始終是企業留住人的決定性因素。
  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主任李永洪建議,要創造一條穩定的環城打工帶,企業必須圖“三頭”:一要提升薪資待遇,讓員工有甜頭;二要提高員工技能水平,讓他們有乾頭;三要提升員工升職空間,讓他們有奔頭。同時,政府也要儘快規劃和完善城市功能,為企業招攬和留住員工提供良好外部環境。
  (原標題:圖文:武漢怎樣迎接環城打工時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e11eetr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