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南京5月21日電 (記者 申冉)“雖然系統從總體水平上和GPS有一定距離,才剛剛起步,但在區域範圍內,北斗導航系統的使用指標、位置精度等和GPS是完全可以比較的。”20日,有中國“衛星之父”之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探月工程總設計師、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孫家棟,在出席於南京舉行的“2014年第五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”時,就目前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作出以上表示。
  繼美國、俄羅斯、歐洲相繼開始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後,中國自主研發、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,從2012年已實現亞太地區信號全覆蓋。目前,中國北斗已進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(GNSS),成為當今世界GNSS四大系統之一。按照中國衛星導航建設的總體部署,到2020年,將有36顆衛星在天空中為北斗導航系統服務,北斗信號將覆蓋全球,屆時,可以為全球提供信息收集服務。
  “(中國)將於今年(2014)年年底先發射5顆試驗衛星,為36顆衛星覆蓋全球的目標探路。”孫家棟院士介紹,從2007年開始到2012年12月27日之間陸續“上天”的14顆中國北斗區域性導航衛星,截至目前已經運行一年多,狀態保持良好。
  “現在,中國正在全力推進36顆衛星全球導航的主網。我們的設想是在2020年左右,全球四大導航系統能夠真正做到聯合起來,為全人類的生活時空信息收集提供服務。”孫家棟院士向記者描述了一幅十多年後的全球導航藍圖,“屆時,四大導航系統幾乎每家都會擁有30顆左右的衛星在天空工作,加起來就是120多顆衛星環地球繞行,這就意味著,未來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個時間同時可以有10顆衛星為你定位。這樣的數據精確度、可靠性和使用完好性,將是非常驚人的。”
  “未來的衛星導航產業一定是走向融合,數據共通。”孫家棟院士在考慮未來的同時也表示,“但每個系統都必須保持自主可控能力,即使不用別家的衛星,也能夠很好地提供信息收集和輸送。”
  作為北斗導航系統的主要負責人,孫家棟院士坦承,現在北斗系統的市場應用率相對比GPS較低,更大規模的市場推廣遭遇一些困難,包括:導航系統的地面應用質量如何,這些商業應用在使用上是否可靠方便,價格是否更具競爭力。“而價格則與產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,相較於占據全球市場大部分份額的GPS系統芯片,北斗系統芯片的價格依然略高出一些。”
  目前看來,如何讓中國造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符合國際標準,進入國際市場,推廣到更廣闊的民用商用範圍,從“天上放衛星”到“地上用衛星”的路依然還很漫長。(完)  (原標題:孫家棟:北斗導航系統在區域範圍內精度可媲美GPS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e11eetr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